据悉,2006年中国铁路曾在京沪线的Z5/6、Z21/22次列车上开设“女宾软卧”。当时的“女宾软卧”专门针对的是独自一人乘火车的女性乘客。京沪Z6次直达列车从上海出发,不过,在中国首个女士专用包房中,只坐了两名乘客,客流问题成为“女宾包厢”迅速夭折的主因。
据报道,自开设专窗后,北京站卖出的“女宾包厢”票寥寥,最终大部分车票都转到普通窗口出售,售票情况不佳。“诞生”不到十天,北京站停止对外销售“女宾包厢”的软卧票。
此外,专家表示,按性别来分配车厢售票,不仅没有必要,而且没有可操作性。专家认为,即便软卧可以关门,但车厢内本质上仍属于公共空间,同车厢的乘客也大概率都是陌生人,在公共空间相处,本就无需尴尬。
上述帖文激起舆论热议,多家媒体对此形容为“网友吵翻了”。一方观点指出,“3男1女”“3女1男”这种分配确实有些尴尬。另一方则认为,公共交通不可能满足每个人的要求,遇到这类问题可以与其他人商量换下位置。
很多时候,乘坐长途火车的时间并不短,尤其是夜间,环境比较昏暗,相较于男性而言,女性因为体能先天弱势,本身更容易受到各种侵害。软卧包厢又是4个铺位一组的封闭式车厢,单独跟三个男性待在其中,会觉得惴惴不安,尴尬难受,是完全可以理解的。
对于铁路部门而言,平衡安全和客流问题是一个具有挑战性的任务,开设女性专用包厢可以提高女性旅客的安全感和舒适度,但也会增加列车的运营成本,并可能降低列车的客流量。因此,在决定是否开设女性专用包厢时,需要进行全面的评估和权衡。
以上就是小编带来的资讯。 欢迎关注本站,无论是时事热点,新闻资讯,游戏攻略与各类资讯,你都可以在这里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