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二战时,日本式步枪带的刺刀有个钩子,是做什么用的
- 二战期间日本没有研制和自动步枪吗
- 是如何诞生和发展的
- 《全职猎人》中猎人协会高手众多,为什么让会长一个人对付蚁王
- 二战德军的MP40,性能中庸,却为何广受好评
二战时,日本式步枪带的刺刀有个钩子,是做什么用的
这个东西的名字叫做护手钩,不光大盖有,其他步枪的刺刀也有,只不过很多人看到的都是大盖。早起的刺刀,护手钩可以说是必不可少,而现在步枪刺刀的护手钩全部取消了,因为用处不大了。刺刀这个东西,是可以安装在步枪上使用的,拼刺时使用,但是也可以作为匕首,大盖的30年式刺刀长度较长,可以刺,也可以砍。对于刺刀来说,这把刀设计的是比较成功的,尤其在拼刺方面,长度占尽优势。手持刺刀进行格斗的时候,如果用力过猛,可能会伤到手,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刺刀上多设计了护手钩,而护手钩这个东西其实是在19世纪后期就有了的,当时很多步枪都是使用过的。这个钩子形状的其实是有用途的,我们都知道,上的每个零件的形状都是精心设计的,而不是没用的。拼刺的时候,这个护手钩是可以卡住对方刺刀进行防守的,虽说情况不多见吧,但当时设计就有这个考虑。而正是因为这种情况不多,后来都取消了这种设计。护手钩的另外的作用就是可以作为简单的撬棍使用,开启箱的时候,可以使用护手钩撬开。刺刀最初的设计仅仅是作为杀敌的武器,而士兵使用的时候,往往会将其多功能化,也就是当做一些工具使用,比如撬东西,通常会损坏刺刀。后来才在刺刀上加上了圆钩。这个钩子还有一个作用,架枪的时候方便,很多时候,士兵休息的时候会把枪放在一起,护手钩可以很好地将枪稳稳地架住,提高了取用的方便。后来人们发现这个钩子几乎没什么用,都将这个设计取消了,而且,日本人后来也是取消了的,现在的刺刀更看不见这类设计了。本身,军刀在设计的时候就考虑护手的问题了,而且现在的军刀都是多功能化了。
二战期间日本没有研制和自动步枪吗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二战日军研究和装备过和半自动步枪,但没有成型的自动步枪。的文章,可以看萨沙的《这种竟然有刺刀?二战最失败的日军百式》二战,日军生产了不到3万支百式。而英美法德都生产了超过百万只,苏联的波波沙就有600万支。所以,日军的在实战中几乎无足轻重。即便如此,日军好歹装备了3万支,至于半自动步枪就更惨了。日军之前根本没有研究半自动步枪的计划。他们认为,轻机枪配合步枪的火力就足够了。结果,在偷袭珍珠港后,日军南下横扫东南亚和太平洋,却尝到了美军M1加兰德步枪的厉害。M1加兰德步枪被后来的志愿军称为八大粒,具有优秀的精度、杀伤力和射程。更重要的是,M1加兰德步枪可以连续单发射击8枪,具有强悍的火力压制性。实战中,2名美军M1加兰德步枪兵,交替射击,可以压制住四五个日军38步枪兵。凭借M1加兰德步枪的顽强火力,小股美军经常杀出日军重围,日军对射很容易被压制。好在当时美军装备的M1加兰德步枪很少,所以日军遭到的麻烦有限。当时日军对于半自动步枪还是不在乎,但有两只部队表示需要半自动步枪,这就是海军陆战队和伞兵。这两只部队都缺乏重武器的只是,士兵必须依靠步兵轻武器作战,所以对火力的要求很高。当时日军没有研发半自动步枪的底子,只能将缴获的M1加兰德步枪拿来山寨。美军加兰德步枪是7.62x63毫米口径,而日军主力99式步枪是7.7x58毫米口径,口径上相差不大,有山寨的空间。搞笑的,就这样研发也不顺利。从1942年开始研究,到1943年日本才完成了山寨。也就是将加兰德步枪照搬,只是口径变为7.7毫米。然而,毕竟子弹有差别,这导致了日本山寨加兰德步枪供弹不稳定。上面是美国加兰德,下面是日本山寨货日军试用后表明,火力和精度不错,但美式步枪的瞄准为觇孔瞄准器,同日式不同。士兵使用这种步枪,需要一段时间适应。同时,供弹不稳定是大问题,需要尽快解决。于是,日本横须贺兵工厂又折腾了1年,到1944年推出了四式半自动步枪。四式半自动步枪在加兰德基础上,做了一些改进。比如供弹系统彻底改变了,不再是8发装弹,而是10发。射击瞄准器,变为日式切线瞄准器。四式半自动步枪大体算成功,可惜生不逢时。1944年日军已经从各条战线溃败,国家资源耗尽,已经不可能大量投产一种新式枪械。同时,经过测试表明,四式半自动步枪性能仍然不稳定。日本山寨的不到家,更换弹仓以后,枪械很容易出现卡壳问题。于是,四式半自动步枪又进行新一轮改进。改进还没有结束,日本就在1945年投降了。四式半自动步枪没有大规模生产过,只有用于测试的250支。因为产量极少,这种四式半自动步枪成为美国收藏夹的精品,一支枪可以卖到数万美元。
是如何诞生和发展的
说到底,的前身其实是手枪。尤其是全自动手枪,你想一战时候才出来,而自动手枪在一战之前就有了,比如斯太尔M1912,还有盒子炮C98和鲁格P08也都有相应的全自动版本,加上个枪托不就是个的雏形?当时这种全自动手枪倒还不是主要用以进攻用途,而是给二线部队,比如炮兵啊,警卫之类用来自卫用。但是到了一战,战争性质发生改变。大量的堑壕把地面交错成了一张鬼画符,你哪怕是个进攻方也得想方设法冲到对面之后蹲人家的坑,不然在地面上被机枪炮弹打成马那么问题就来了,冲到堑壕里面之后,你手上动不动一米三的步枪就在堑壕里转个身都困难,哪怕能开枪,你这打一发拉栓的功夫能被边上的敌军砍成SB。只能上刺刀当个堑壕赵子龙;或者操工兵铲客串程咬金。所以这种打手枪弹,后坐力不大,不需要太准,50米能打个大概,弹容量相对较大的堑壕清扫器就出生了。值得说一下的是,本身第一把,也就是意呆利的OVP1918压根不想做一把,它的梦想是装在飞机上做一杆打手枪弹的机枪——佩罗萨M15但鬼知道把这双联的玩意拆开,装上个握把和枪托之后贼好用然后的历史就这么开始了。尤其到了二战,随着机械化和巷战的普及。近距离交战越来越多,一两百米射程的开始慢慢在战场上占据一席之地。战后,优秀的操控性和紧凑的结构,穿透力不是太大的子弹也非常适合反恐、执法用途。但到了现在,算了算了,小口径步枪弹一出,基本也是给判了个死刑,坐等凉。
《全职猎人》中猎人协会高手众多,为什么让会长一个人对付蚁王
《全职猎人》蚂蚁篇中,蚁王实力深不可测,整个族群更是有着人类难以想象的潜力,然而猎人协会只派出了包括会长在内的七个人去解决这次事件,十二地支这种级别的高手根本没有出场,而且在对付蚁王的时候,更是只有会长一人独自战斗,若是能够多派两个高手过来,会长未必就会战死。猎人协会中有那么多高手,为什么要让会长一个人对付蚁王?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有几点我们需要先了解一下。一,蚁王的实力有多强大。蚁王的实力到底有多强,我们并不清楚,因为它从出生到死亡,从来没有全力出手过,我们唯一能知道就是未出全力的它就已经完败了人类最强者会长,那一战中,我们看到会长竭尽全力也不过是对蚁王造成了轻伤,而蚁王仅仅两次出手,就废掉了会长一只手一只脚,若非有着贫者蔷薇,人类在这场战争中将一败涂地。侧面突出蚁王强大的还有几件事,我在这里简单赘述一下:1.蚁王的三大护卫都是顶尖高手,却对蚁王毕恭毕敬,固然天性是最主要原因,但是实力差距也是不可或缺的因素;2.蚁王的圆范围之大足以覆盖整个国家,就算是会长也望尘莫及,虽然圆的范围不能决定战斗的胜负,但是至少能够说明蚁王的硬实力有多可怕;3.诺布见到蚁王的气息,就斗志全无,要知道诺布虽然不是最顶尖的猎人,但是能被选出来蚂蚁,肯定也是一等一的高手,然而却被蚁王的气息吓得斗志全无,可见蚁王实力的强大。二,会长在猎人协会中是什么地位。从称号也能看得出来,会长是猎人协会中权力最大,实力最强的人,按道理来说,会长亲自出战,应该有一大群猎人跟随他才对,但事实上除了被挑选出来的几个人,没有任何人跟随会长,而这一切都是因为猎人协会并非铁板一块。诚然有人坚定不移的支持会长,但是也有不少人希望他赶快,将会长的宝座交出来,而且在嵌合蚁这件事上,猎人协会产生了很大的分歧,支持会长的人少之又少,综上所述,我们不难发现,会长虽然看起来权力很大,但事实上,真正听从他命令的人已经不多了,说他被架空了一点也不为过。接下来咱们再来看看,猎人协会高手众多,为什么让会长一个人独战蚁王?①.猎人协会并不支持嵌合蚁。上面也说过了,会长虽然明面上是猎人协会权力最大的人,但实际上听他命令的人并不多,而且猎人协会所有事情都是经过高层协商最后才能决定的,而嵌合蚁这件事,虽然最后通过了的,但是支持会长的人并不多,所以猎人协会能够给出的帮助也是极为有限的,因此才会出现包括会长在内一共七个人去嵌合蚁的情况,而且真正能够跟蚁王战斗的高手就只有会长一个人。②.会长拥有武道精神,不需要他人帮助。我们都知道会长是一位武者,痴迷于武道修炼的最强武者,他高傲自信,拥有者打败一切敌人,必胜无敌之心,对于他来说,以多打少是胜之不武的,二对一或是多对一,不仅是对自己的侮辱,也是对对手的侮辱,所以他绝不允许公平的战斗中出现第三个人插手,哪怕是自己会输甚至会死,他也要把武者的尊严贯彻到底。③.会长独自战斗,是为了挑战极限。会长一生无敌,这么多年来一直以被挑战者的身份独立于巅峰,他本以为自己会这样终老一生,却没有想到在生命尽头,迎来了自己一生最强大最可怕的对手,他终于有机会做一次挑战者了,这千载难逢的机会,会长自然不会轻易放弃,而且他也深知自己很有可能不是蚁王的对手,所以他要为这场战斗拼尽全力,不留遗憾,而这样一场可能会是会长生命中最后一战的战斗他又怎么可能允许其他人插手呢?④.会长体内有贫者的蔷薇,猎人协会不必担心蚁王继续作乱。会长去和蚁王战斗之前就已经做好了牺牲的准备,他将贫者的蔷薇这种足以致蚁王于死地的大杀器埋在了自己体内,一旦自己心脏停止跳动,贫者的蔷薇就会释放,绝杀蚁王,对于会长来说,这一战虽然是挑战自己的极限,但是他终究是人类最强者,还是要替人类着想,这一战若是他赢了,那再好不过,若是他输了,也有贫者的蔷薇这个后手存在,蚁王再怎么强大也翻不了天。而猎人协会作为事件的主导者,肯定知道会长的打算,所以无论这一战结果如何,蚁王都无法继续危害人类社会了,而且会长这一战是心存死志的,会长自己都不怕,他们又何必要插手,再说了贫者的蔷薇杀伤力极大,万一派别的高手去,被卷进爆炸,相当于多损失了一位高手,岂不是血亏吗?⑤.猎人协会当时没有其他高手在了。众所周知,猎人协会的最强者就是会长,之后就是十二地支,但是十二地支并非都是战斗型人才,嵌合蚁事件发生的时候,猎人协会中强大的猎人大部分都在执行任务,很难抽出时间赶过去帮助会长,而十二地支中最强大的几个猎人,更是在筹备着前往黑暗大陆,这个任务可是“”,远比“B级”的嵌合蚁更加重要,所以说当时并非是猎人协会不想支援会长,而是真的没有合适人选能够支援会长了。总结:猎人协会有那么多高手,为什么让会长一个人独战一是因为猎人协会不支持嵌合蚁,没有给会长提供更多的帮助;二是因为会长具有武道精神,不希望其他人插手这次战斗;三是因为会长自己选择了独战蚁王,为的是挑战自己的极限;四是因为会长体内有贫者的蔷薇,就算输了,蚁王也无法继续危害人类,猎人协会已经没必要插手;五是猎人协会当时没有合适的人选能够帮助会长了。
二战德军的MP40,性能中庸,却为何广受好评
我不知道题主说的“性能中庸”是啥意思!第一、也许题主是说MP40存在的几个缺点,那么MP40有什么缺点呢?1、射速低。MP40射速低是和当时美国汤姆逊、苏联波波沙、英国司登比较出来的数据,MP40射速是每分钟500发,而波波沙能到每分钟900发。提高射速是为的加强短时间内的射击覆盖密度,还有就是减少后坐力对射击精确的影响。但是实战中出现连续射击的时候很少,尤其 是巷战中!短点射时因为射速造成的后坐力影响很小,MP40的500发足以应付!最著名的MP5不过也只是每分钟800发!所以这个不是缺点!2、弹容量少。MP40弹匣装弹32发,我觉得不少了啊!当然你跟波波沙的弹鼓相比是少一些,波波沙在实战中使用弹匣的时候更多,苏联士兵不愿意使用弹鼓是因为太不方便战术机动、不利于握持、装弹慢、易损坏等!现代的标准弹匣是30发,甚至还有15发的!其实不管你是看国外很认真拍摄的影视剧和纪录片不难看出,实战中将一个弹匣一次打完的时候极少!当然神剧中就是无限的!实战中只要是以短促射击为主,3-5发一个连射!这不但是步兵枪械使用条例中规定的,更是每一个老兵的技巧!有的老兵不是在弹匣子弹打光后才换弹匣的,提前找机会换掉弹匣,避免敌人利用换弹匣时攻击。这也就说明了一次打光弹匣的子弹等于!这就说明MP40弹容量不少!3、确实存在的毛病,MP40的的双排供弹弹匣确实是个弊端,容易进入尘土杂物造成卡壳!这个问题德军始终没有彻底解决!第二、MP40的优点!1、制造工艺简单、造价低。MP40的前身 MP38的制造工艺相对复杂,在经过德国专家的精心设计下, MP40的部件很多都是冲压和焊接而成,更是使用了塑料和合金铝来替代钢制品。2、射击精度和稳定性好!看过的很多的外国影片中真实的重现了德军士兵在冲锋时也能准确控制 MP40进行射击!德军士兵腰间持枪射击的动作恐怕是当时绝无仅有的!波波沙要抵肩射击,汤姆逊也是!MP40的折叠枪托很少展开使用,这充分说明了他的射击稳定性,波波沙、汤姆逊都有木质枪托!前面说的射速低也是给提高射击精度的前提。相比起来,波波沙的射速过快,激烈射击时枪身跳动的很厉害,新手很难控制。司登的奇异射击姿势一时半会是学不会的!很少在电影中看到有女同志拿着波波沙和汤姆逊射击,可是 MP40却是时常出现!3、短小精悍的枪身。MP40最初就是给空降兵、山地兵、装甲兵、后勤人员射击的攻击和自卫兼顾的武器。尤其是德国伞兵在空降后以密集火力迅速投入战斗攻克重要城市的战力很多,突袭比利时、荷兰,大规模空降克里特岛等。还有那次就墨索里尼的著名事件!4、极好的适应能力。在格勒、斯大林格勒的冬天里MG42、98K会冻住枪栓,可是 MP40却很少出现这种情况,主要还是 MP40结构简单,冲压零件间的密合度大(虽然大但是可靠)造成的,零件少便于擦拭上油......在北非沙漠里他也没有丢人的表现!5、威力适中。9mm贝拉格鲁姆弹至今仍然在广泛使用,这就充分说明此种枪弹的合理性。MP40使用贝拉格鲁姆弹,他的火力范围是控制200米以内的范围,弥补手枪50米控制范围和步枪400米的火力中空地带!具体啥样没有亲眼见过,但是波波沙的7.62*25mm的枪弹威力肯定不如MP40,汤姆逊的枪弹威力小是都知道的,他对有防护的目标穿透力很小!第三、因为德国的国力所致产量有限,MP38和MP40总共生产力120万支。在战争后期经常出现德军手持波波沙的情况,这主要是因为波波沙是在是太多了,在苏德战场上遍地都是,德军手中的武器得不到补给和维修,捡枪用也属于无奈啊!德国MP40跟随德军横扫欧洲,这也是闪电战的标志之一。手持MP40的士兵,后来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德人的象征。这种设计精良的武器在二战初期跟随德军横扫欧洲立下赫赫战功,现在已经是国外武器收藏家们热门追捧的对象。德国MP40绝不是“平庸之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