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时德军总共有多少
二战时期,德国的总人口也就8000万左右,整个战争期间,上升或者下降的幅度都不太大。而1940年的日本人口也在7300万左右,人口其实都不算多,但是方面,基本上是已经达到了一个上限。各个时期的数量,他都是不一样的,不能将整个战争一概而论。不同的时期,不同的战争进程,各个国家都会对进行调整,进行扩军。比如日本,1940年的时候,日本有140万,而战争结束的时候,他有550万。我们先看德国,德国在战争中,也是逐渐的扩编的。1939年,德国国防军陆军的人数在三百多万,加上海军、空军、党卫军也就四百多万人。而到了法国战役的时候,德军进一步扩军,进攻法国,部署了三百多万人,这会儿德军全部兵力达到了600万。而苏德战争准备阶段,德军再次扩军。而到了战争僵持阶段的1943年,德军兵力达到了巅峰,有900多万人。二战时期,德国的兵力从来都没有上升到过1000万,九百万,已经是极限了。这会儿德国人口也就8000万,八个人养一个兵,这已经是很可怕的一件事了。八千万人,除开男女比例,男的四千万,再除去老年人和儿童,青壮年绝大多数都去当兵了。再看日本,的时候,日本才多少兵力,说出来你都不信,只有60万。而到了1939年,日军扩充到了100万人。到了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日本扩军达到了170万。日本最大规模的扩军,是在战争后期,兵力达到了500多万人。当然,这差不多也是日本人的极限了。其实吧,很容易去断定网上一些传言,说德军1500万、1300万的,这根本就不可能,你拿出来那么多人去当兵,国家谁来运转?这些兵,你养得起么?至于某个作者所说的,德国的德国籍德军最多时有1200万人,这根本不可能,同一时期,拿出来这么多,国家根本没法运转了。从这里也可以看出,战争末期,德军日军扩充的部队的兵员素质如何,老的少的,十几岁的,四五十岁的,什么年龄的都有。另外再提一句,类似于战争末期那些国民突击队,在德军眼里,压根就不是兵,顶多算是武装分子,这些人是不能算在德军里面的,德军自己就不会同意。德军的军官有着天然的傲气,他们根本看不起这些小老百姓。
新疆喀什最近又暴发,为什么严防控还是会有发生
还没有人回答
员工给多少股权合适
谢谢邀请!这个问题分两个层次,一是员工团队总量给多少,二是一个员工给多少。第一、员工团队总量给多少?这要区分公司的具体情况!1、国内主板、中小板和创业板上市公司,上限是10%。这是明确规定的。万达上市时整个高管团队股权激励总量是6%点多。2、国内科创板股权激励的上限是20%。3、国企上限一般都在10%。4、非上市的私企,股权激励总量没有明确限制,可以灵活掌握,特别是新创立科技型和互联网行业的公司,往往前期激励会比较高一些,有的期权池达到20%—30%。华为任正非自己仅保留了1.4%左右的股权。第二、一个员工给多少合适?这要看员工的价值!1、给多少?股权比例和股数。(1)对于股份公司,特别是上市公司,通常用股数表示,因为很多上市公司总股本达几十亿几百亿股,一个员工的股权激励股数通常是几万股几十万股或几百万股,用比例表示,不是很方便。(2)对于有限公司,可以用比例表示,也可以同时用虚拟的股数表示。2、一个员工到底给多少股权激励。这没有统一标准,可以依据“业绩导向、拉开差距”的原则激励。(1)核心管理人员和核心研发技术人员,特别是其中最为关键的人员,激励的数量应是最多的。最高跟最低之间可以差距几十倍甚至一百倍。(2)上市公司对高管的激励,一般都在50万—500万股之间。普通员工的激励可以在2万——30万股之间,因为每个公司的总股本不一样,每一股的价值也不同,一个员工的激励数量差异会比较大的。(3)从行权后的价值看,上市公司的高管股权激励,个人到手后的金额,一般会在300万——5000万元之间;其他员工的股权激励,一般在10万—100万元之间。(4)对于未上市的私企,股权激励数量可以相对灵活,特别重要的人物,可以直接给到3%—10%,滳滳打车从百度挖了技术研发张博,重新开发滴滴APP,当时给的股权是3%。公司在做股权激励时,给员工多少股权合适?既要规划好总量,又要设计好单个员工的激励数量;既要遵守相关规定,又要能激励到团队!用好股权激励,能融进天下英雄,驱动公司快速发展!
有哪些好看又好玩的手游推荐
猫和老鼠手游
二战美国一线兵力有多少
二战是一场人类浩劫,先后有61个国家和地区、20亿以上的人口被卷入战争,有9000余万人死于非命,5万多亿美元付诸东流。也是一场波澜壮阔的反法西斯战争,苏、美、英、中多国对阵德日意等国,双方投入兵力达数千万之多。其中英、美、苏三国投入兵力都在一千万以上,美国投入兵力为1200万,而且在西欧战场和太平洋战场,美军都是主角。作为二战的中流砥柱,美军对二战胜利起到了关键作用,作出了重大贡献。其实二战爆发之前,美军的兵力很少,一战结束时美国兵力高达百万,一战结束后士兵解甲归田,精简到了13万人。当时美军只有4个步兵师和1个坦克师和1个后备预师,坦克的数量只有300多辆。二战爆发后,美国结束孤立主义,提高了对法西斯的警惕,开始逐步扩军。到了1941年12月7日珍珠港事件爆发之前,美军总兵力1685403人。到1945年美国总兵力为1300万人 累计动员2000万人。美国为什么能在短时期动员那么多兵力?美国之所以会在短时间内迅速扩军,并不出乎人们意料。首先是因为美国人口众多,美国在1939年二战爆发时,人口为1.3亿,而且人口还以每年300万的速度增长。人口众多,为美国迅速增兵奠定了基础。其次是美国国力雄厚,早在二十世纪初美国就是世界头号经济强国。一战美国没有受到太大波及,经济一枝独秀,迅猛发展,虽然经过经济危机,但迅速恢复活力。1940年美国GDP达到2000多亿美元,经济实力全球第一。二战爆发前美国钢产量只有3000多万吨,1940年就翻了一番,达到6000多万吨,到1944年增加到8000万吨,是德国同期钢产量的4倍。因此,美国武器生产能力大增,到1943年已经成为盟军军火的主要供应者,其军事工业的规模已经发展到可以年产飞机4万架,坦克2万辆的水平。1944年一年生产的坦克、飞机,就达到德国的整个战争期间的生产总量。战争结束时候,美国拥有的航母达到131艘,还有战列舰10艘、巡洋舰48艘、驱逐舰355艘、护卫舰498艘、潜艇203艘;光是加兰德步枪就生产了400多万支。正因如此,美国才能在战争爆发后,有条不紊地征召、训练士兵,并源源不断投入大量。二战美军一线兵力有多少?美军在欧洲一线战场投入兵力130万左右;太平洋战场投入兵力80万左右,美军在二战一线一共投入兵力200多万。二战期间,美国在欧洲共投入了62个师的兵力,美军在欧洲战场是一个集团军群,即布莱德雷率领的第12集团军群,下辖第1,第3,第9三个集团军。包括42个步兵师、16个装甲师和4个空降师,其中第13空降师只是作为战略预备队,并没有投入作战,该师在1945年1月才完成训练和战斗准备,并在2月时赴往法国和欧洲战区。在1944年的诺曼底登陆战役中,盟军投入总兵力280多万,美军投入的兵力只有一个集团军,即布莱德雷中将指挥的第1集团军,人数只有数十万。1944年7月6日,盟军加紧攻势,美军新组建第3集团军像一把尖刀插入德军后背完成侧翼突破,这就是大名鼎鼎的巴顿集团军。一个集团军多少人呢?以巴顿集团军为例,下辖第8、9、10、18、19军一共5个军,还有门类齐全、林林总总的直属部队,总兵力最多时30多万。1944年8月1日美军组建“第12集团军群”,该集团军群由布莱德雷任总司令 ,下辖美国第1集团军和第3集团军,还包括后来组建的霍奇斯第9集团军。美军在法国南部登陆开辟新的战线,美军第7集团军和法国第1集团军合编为“第6集团军群”,由美国将领德弗斯担任总司令,该集团军群用兵21个师约40万人,其中美军20余万人。美军在欧洲战场上,在一线一共投入5个集团军(61个陆军师,包括15个装甲师、42个步兵师和4个空降师),总兵力突破130多万人。另在地中海战区,美军部署了第15集团军。在太平洋战区,美军投入了3个集团军,即第6集团军、第8集团军、第10集团军;第2集团军和第4集团军作为战略预备队留在美国本土训练。二战美军在太平洋战区投入陆军21个师:1个骑兵师(第1骑兵师)、19个步兵师(其中第98步兵师没有投入战斗),兵力在45万左右;6个海军陆战队师和1个空降师(11空降师)兵力在10万左右;还有海军第三、第五和第七舰队,兵力20万左右。美军一个陆战队师,人数高于陆军师,1941年2月1日组建的美国海军陆战队第1师 ,人数高达1.9万人;瓜岛争夺战中,该师有1.6万人。美军一个舰队人数不定,最少时2万,战时多达6万。以第七舰队为例,舰队满员编制6万人,其中包括38,000名海军官兵和22,000名海军陆战队员,平时总兵力约2万人。这样算下来,美军在太平洋战场投入兵力约为75万左右。除此之外,还有大批美军部队担任后勤保障,伤兵救治,物资供应、兵力运输、战场支援任务。在欧洲战场向前线部队运输战略物资,担任后勤保障的兵力,就多达200多万,美军为此专门成立了后勤部队司令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