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中,多名学生在校门口淋雨等待开门,因学校的开门时间为早上7点,所以早到的同学需要在外等待。队伍中的学生有的带伞,有的没带伞,都拥堵在学校门口的宣传栏附近。
“下大雨应该让学生先进去,这么大的雨,不少同学都没带伞,我们是开车来的,现在孩子都不敢下车。”学生在家长在视频中吐槽。
有的网友指责学校“没有人性,太狠心了,看着他们淋雨也不开门,都感冒了怎么办!”说实话,感冒了吃药就行呗,吃药不行就打针,你说怎么办?谁还没感冒过!批评学校没人性的时候,是不是可以说是家长也没人性,不知道让孩子准时到校,不知道让孩子带雨伞,家长的责任是不是更大呢?有网友表示,规定是死的人是活的,学校应该更人性化,考虑到特殊情况,应该提前让学生进入教室避雨。也有网友认同学校,称老师是有上班时间的,提前进入学校,万一出了意外是没有人处理的,而且是下雨天也更容易出现意外事件。“每一个无情规定的背后的都有故事”。总之议论纷纷,各执一词。
武进教育局工作人员也进行了回应:“从开学的时候就已经和学生们说好了,没到7点20分不让进校门,规定向来如此。”关于家长认为天气恶劣,特殊情况应该特殊对待的情况,教育部的工作人员也表示:“恶劣的天气家长更应该做好预案。当然也会和学校建议,面对特殊的天气应该要安顿好学生”。
虽然这看起来是件小事,却折射出学校管理上的一些问题。首先,该校的管理相当不人性化,不够灵活,难以应对特殊情况。众所周知,淋雨对身体健康有害。而事件中的学生,却被学校拒之门外,无法躲避大雨。有些带伞的学生,还能勉强坚持一下,但那些没带伞的孩子就要面临被淋湿乃至感冒的风险。再者,面对学生和家长的不满,该校的应对方式也有问题。其实,最好的解决办法就是学校尽快安顿好被迫淋雨的学生,并对学生和家长进行安抚,如果没能做好应急工作,还不断狡辩,将责任推给家长,未免有失担当。
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站在学生的角度,下雨属于突发情况,学校应该酌情处理,毕竟法外还有人情呢,万一感冒发烧,到时影响的又是学生。如果此时开门,不仅可以给他们一个避雨场所,还会让学生感受到学校的温暖,看出学校老师的责任感,人情味。反正,冷漠处理,只会适得其反,让孩子们只会感受到冷漠,距离,没有归属感。
站在学校的角度,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一旦打破,那么就会有第二次,第三次,那要规则又有何用,一开始定好的时间为什么不遵守,如果晚来一点,不就没有这种局面了。如果在学校处了什么事,学校还要担责任。所以说二者应该多沟通,加强交流,更好地促进学生学习。
以上就是小编带来的资讯。 欢迎关注本站,无论是时事热点,新闻资讯,游戏攻略与各类资讯,你都可以在这里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