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海军航空兵会不会装备陆基歼20,就像装备歼11B、歼10那样
会的。几个简单的问题:
一、这几十年来,一种真正新型号的战机,海军什么时候没装备过?无论是歼7、歼8、飞豹、苏30、歼10,还是歼11系列。所以,作为新一代战机的歼20,其系列发展型号,海军怎么会不想装备,怎么会不装备?用海军飞行员的话来说就是,你目前最想飞的战机是什么?那当然是歼20啦!
二、海军岸基航空兵什么时候不喜欢双方重型战机?你看下海军目前装备的大量先进机型中,从3代机到飞豹战机,歼10才几架?不过一个团而已;其他的全是双发机。从这里,你就可以看出海军岸基航空兵对双发重型机的“极大”偏好了。所以,海军岸基航空兵不装备歼20系列装备什么?
三、从进度方面看,目前歼20已经批量服役,今年将会继续扩大生产。对于海军来说,歼20目前属于“现货”状态,只需稍加改进就可以进入海军。而FC-31,不管海军目前对其态度如何,FC-31目前都还处于验证机阶段,想要服役还需要多年的时间。在这个时间段里,海军如何对抗周边越来越多的F-35机群(目前日本已经交付了10几架,韩国的也刚刚交付)?
韩国的F-35也到了
基本来说,目前海军的问题不是想不想装备歼20的问题,而是何时能够从空空手里把歼20“抢过来一些”的问题。毕竟,当初歼10的时候,空军可是整整霸占了6年之久。就新的歼16来看,虽然空军已服役几年,但海军这边还没有确切的消息。至于歼20,这里只能祝福海军尽快实现愿望了。
歼11D和歼16有什么区别
歼-11D战斗机就是一次战机科技的小尝试,是沈飞对于赶超苏-35S战机的一次”倔强尝试“,他对标的就是苏-35S,想要搞出一种空优战机。歼-16战斗机则是空军的“心头好”,是空军梦寐以求的多用途战斗机,他擅长纵深打击、远程制空,机动能力强,是我国空军在歼-20数量不足的情况下,重要的补充力量。
图为歼-16战斗机。
说起这个歼-11D,就不得不提我国此前进口俄罗斯的苏-35S战斗机。话说这苏-35S战斗机,性能了得,在我国已经10年没有进口国外武器的情况下,硬是在2018年买来12架。这是为什么呢?其实并不是我们自己的战机技术不行,也不是因为我们没有能够战胜苏-35S的战斗机,而是为了避免技术上的“闭门造车”。
图为试飞中的歼-11D战斗机。
因为众所周知、大可不必明说的原因,我国在国际上,目前只能从俄罗斯买到比较先进的武器,而俄罗斯的武器现在又不是特别的先进。如果我们不去买俄罗斯的先进武器,只是自己根据自己对未来战争的理解、对军事体系发展的认知、对国际武器发展趋势的判断来研发武器,那难免会走上歪路,难免陷入“闭门造车”的尴尬,即便是我们技术再怎么先进,也会在缺少对外交流的局面下,出现武器发展目标的偏差。
为了避免这一状况,我国从俄罗斯进口了12架苏-35S战斗机,这12架战斗机虽然不一定就比我们自用的战斗机强多少,但是足以告诉我们,其他军事强国对于四代半战斗机的理解和设计是怎么样的。歼-11D和苏-35S的引进是在同一年,就在这一年,歼-11D以独特的”倾斜阵面有源相控阵雷达“的特点出现,很多人以为,这款名为歼-11D的战斗机,会是我国新的战机型号,并且加入现役。
图为高原测试中的歼-11D战斗机。
但是,歼-11D最终并没有服役,而是在多次试飞和测试,甚至进入高原地区进行测试后,选择了停止发展,同时,我国还启动了歼-11B战斗机重启型的生产,把一些歼-11D上验证过的技术运用到歼-11B重启型上。歼-11D从前到后都像是一次对于新技术的探索,而不像是一个严肃的战斗机研发设计项目。歼-11D战斗机上出现的有源相控阵雷达、14吨大推力WS-10B发动机、新型复合材料等技术,都被应用到歼-16和歼-11B战斗机上。
歼-16却不同,研发歼-16战斗机是空军的刚需。歼-16最大的特点就是适应远程作战,而且挂载能力较强,这意味着歼-16本身就具备远程、纵深作战的能力。因此,歼-16成为了一种攻击性的战斗机,空军还为他专门配备了电子干扰吊舱,这样他就可以在电磁压制的掩护下,实现对敌人纵深目标的攻击。同时,还可以携带YJ-91反辐射导弹等武器,对地面雷达、防空设备进行专门压制打击。
图为歼-16战斗机。
歼-16可以携带YJ-83反舰导弹、LS-6精确制导滑翔翼炸弹、激光制导炸弹等武器,执行对地面目标的远程精确打击任务,这都是他的特长。但是在特长之外,歼-16又是一种优秀的远程空战战机,虽然作为双座重型战机的歼-16,在近距离格斗中不是那么灵活,但是在超视距距离上,他就是空中的巡洋舰。
他使用了低可视涂装,全身灰色,目力难以发现。他使用了电子战吊舱,能够实现对空中战机发现距离的压制,有效缩短敌机对他的发现和攻击距离,而歼-16自己本身又装备了大孔径的有源相控阵雷达,可以实现对战机目标近200公里的远程发现,其配备的一种长达7米的空空导弹,可以在250-300公里的远程距离作战,甚至可以直接攻击预警机、侦察机等敌后支援类飞机。
正是因为歼-16比歼-11D更加符合空军的要求,也拥有更加完善的能力,因此被空军迅速投入量产,目前以大约每年40多架的速度生产,截止2020年,有超过60架歼-16交付空军,规模已经算是很大。而倔强的歼-11D,则停止了发展,从此,我国在空战为主的重型战机方面,彻底进入了第五代战机歼-20为主,歼-16为辅的时代,歼-11B和歼-10的一系列改进型,都成为从规模上进行补充的战机。也只有歼-16,才有足够的技术基础和歼-20配合作战。
枭龙战斗火拼f16,泰国上演战机大战,到底谁会更强
泰缅作为邻国,日前发生点龃龉不愉快很正常,像舌头每能碰到牙齿一样,吃瓜客不嫌事大只想知道一件事,装备“枭龙”的,和装备F-16A/B的泰国,如果空中掐起来会如何。
作为两型三代机,应该说性能水平都差不多,结果谁也无法预料先知。可能有人对“枭龙”的信心有些个不足,可是又对它了解多少呢?改进升级后的“枭龙”block II,换装了先进的相控阵雷达,多有电子吊舱和先进的加持,就其定位来说,早已达到了三代机中端水平,不然的话,不会有那么多国家开始对它感兴趣。
是一点在巴基斯坦体现得至为明显。“枭龙”在巴军方的编号为JF-17“雷电”,在美国销售给F-16C/D以后,持续投资后研发的,成功拥有了一条战机生产线,抵消了印度日积月累买飞机的优势。
经过多年使用,巴空军对“枭龙”性能有个基本判断,那就是性能可以占到F-16C/D的70%,对于F-16A/B型当然可以占到更多,甚至全部,这是第一点。
第二,当代空战早不是单机对单机的对抗,建立空战体系的一方明显要占优,比如空中预警机的支持,电子干扰机的加入,地面完整的雷达支撑等。泰缅二国相对而言,泰国要强些,有预警机支持。
第三,还有训练强度,意志对抗和国力比拼等,似乎泰方都要强一些。然而打空战,因为不受空域限制,容易扩大规模,一般摩擦都不会动用空军。
总结以上,你会发现,“枭龙”早不是二代机的代名词,亦非吴下阿蒙,早跨入三代机行列,对它的战力完全不可低估。只要用得好,战术发挥出色,担纲起卫护天空的主力,成为一张王牌,没有什么不可能。
徒弟超越师傅,成飞是怎样放弃俄系道路逆袭成功
歼20隐身战机的装备服役不光让我国成为继美国之后,全球范围内第二个批量装备隐身战机的国家,而且歼20的装备服役也让我国在新型战机的研发上成功走在了世界前列。而这一切的背后都离不开歼20的缔造者成飞的功劳,作为我国第二家先进战机的研发厂家,成飞的历史可谓是一把辛酸泪,因为其当初只是从东北老大哥沈飞的队伍中分离出来的一支小队伍罢了,而且从一开始可谓是姥姥不疼舅舅不爱,但是成飞依旧凭借着自身的实力一步一步成功坐上了先进战机第一的宝座和获得世界先进战机“气动狂魔”的称号,那么从被抛弃的徒弟到如今的超越师傅,成飞是怎样放弃俄系道路逆袭成功?
在说成飞之前我们先说一下我国第一架战机研发企业沈飞吧,作为新历史上第一家先进战机研发生产企业,在沈飞的厂房中不仅诞生了我国第一款国产战机---歼5战机,更是后面诞生了国产超音速战机等多款先进战机。而成飞则是战略发展之下的一个分支,在那个大三线战略部署下,从沈飞队伍中被分配到西南地区了一支要什么没什么的航空队伍,在一开始这支被分离的队伍可谓是娘不亲爹不爱,没人脉,没投资,每年的订单投资也都是一种后娘养的感觉,但是成飞人依然从一支不被重视的年轻队伍一步一步成为研发歼20先进战机的航空巨头。
成飞一开始也是和沈飞一样通过测绘仿制苏联战机发家的,在当时虽然沈飞研制了我国第一款战机和第一款超音速战机,而成飞被分离前可是什么功绩都没有,而且在分家后被分配的第一件事还是和沈飞老大哥一样生产仿制版本的歼7战机,而当时对于成飞的要求也很简单,只是将其作为我国航空工业的备份存在。所以就这样持续了十几年时间,在国际先进三代战机开始批量应用于实战后,我国航空工业分别对沈飞和成飞提出了研制国产先进三代战机的要求,而当时沈飞递交了歼7的双发改进版本歼8战机,而成飞则递交了我国第一款鸭式气动布局歼9战机,从性能来说歼9可谓是全面碾压歼8战机,但是受限于当时我国航空工业基础薄弱的缘故,直接上马歼9战机并不现实,所以歼9就这样下马了,而竞标失败的成飞也被分配生产出口改进版本歼7战机的任务。
从这个时候沈飞和成飞的命运可以说是完全不同了,此前两家还都是同样生产同一款歼7战机,但是现如今老大哥已经生产更先进的歼8战机了,而成飞还是在生产只用于出口的歼7战机,要知道歼7战机的原型米格21战机可是一款上世纪60年代初的战机了,距当时也有20年的时间了。不过对于成飞来说,专门生产出口的歼7战机对于成飞而言,限制因素反而更少了,其可以根据不同用户的需求生产各种不同版本的歼7出口型号,而且还能在歼7基础上加入更多自己的想法和设计,所以就这样成飞在一款老旧的二代战机身上,通过各种设计修改研发除了各种魔改版本的歼7出口型战机,而这些战机前几年仍在生产,因为对于某些买不起三代战机的国家而言,成飞魔改后的歼7战机性能其实不差于三代战机,但是价格却便宜了很多,而且成飞在售后和定制化服务上可以说绝对满足客户任何需求,所以对于这些用户来说选择成飞的歼7绝对是最正确的选择。更重要的数在出口歼7战机的时期,成飞和外国客户有了很多交流合作的机会,同时成飞也积累了大量的飞机标准数据和很多国外先进战机制造经验,而且外国人要求高,成飞的飞机品质也因此得到了保证。
而同期的老大哥沈飞在歼8项目研制上并不顺利,虽然歼8本质上还是属于歼7基础上改进而来的双发版本,但是一直没有及时的交出合格产品,所以到了80年代末期的时候,国际风云变化之下,国家对装备先进三代战机又提上了日程,而这个时候沈飞则继续拿下了国内组装仿制生产,从苏联引进的苏27SK战机的项目,而成飞则被分配研制国产三代战机的计划。好在成飞在独立后一直没忘记创新技术发展的发展方向,而且在出口歼7战绩的时期,成飞在对国外各种先进的三代战机也有了很多全新的认知,无论是从三代机的气动布局发展,还是从三代机普遍使用的电传飞控系统升级都有了全新的认识。就这样成飞不负众望研制了我国历史上第一款国产三代战机--歼10战机,其在气动布局上大胆采用的鸭式气动布局不光赋予了歼10战机优秀的超机动飞行能力,而且歼10战机的研发也让我国整个航空工业实力全面进入三代机行列。
而沈飞虽然相比成飞从零开始研制三代机不同,沈飞是直接通过仿制生产的国产化了苏27SK的国产版本--歼11A战机,但是沈飞在后期的歼11战机升级改进上可谓是一路磕磕绊绊,而且一直被束缚在苏系战机的研发中不能自拔。后面虽然在歼11基础上研制了我国第一款舰载战机---歼15舰载机和重大升级版本的歼16战斗轰炸机。但是纵观整个沈系发展路线,其一直都处于苏系发展之中没能突破自我。
所以就这样从沈飞开始研制歼8和成飞开始歼7的出口后,沈飞和成飞全面走上了不同的道路,沈飞承担了我国三代战机有没有装备的重大责任,而成飞则借助与国外客户合作的机会,学习到了很多国外先进航空技术发展思路,并且从歼10开始终于实现了自身技术立足的发展方向。而沈飞则一直被束缚于苏系发展之路中,没能在自主创新发展上走出自我。所以在自主创新能力开始有差距后,成飞拿出了吸取世界先进战机发展思路的歼20战机,而沈飞则因为技术创新不足只拿出了传统气动布局的FC31隐身战机。
所以纵观沈飞和成飞的发展之路,其实就可以看出,沈飞虽然借助共和国嫡长子的身份承担了很多国产先进战机的生产计划,但是也正是因为被这些大批量的订单所束缚和蒙蔽,沈飞一直走的是国产之路,而没能在自主创新上突破自我。而成飞因为从一开始的就不如意也让成飞明白只有依靠自身的硬实力才能活下去,所以不管是各种魔改的歼7还是后面实现自我的歼10和更加先进的歼20都是成飞自主创新的产物。